題記: 都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奔跑,不在乎速度,不追求第一,認認真真走好每一步,就像歌詞里唱的:每一步,都算數!
2018年3月集團正式啟動了首次管培生項目,經過10多場次的校園招聘,到6月底管培生項目正式開班。一群7月份剛剛畢業的青年,走出象牙塔,帶著未脫掉的學生氣,走進了翔順,開始了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對大家來說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工作、陌生的生活狀態。開啟了他們走出象牙塔的第一場人生的“馬拉松”......
一、為什么做管培生的培養項目
每個公司都想招到既有工作經驗,又能很好融入公司的人,但這在人才已經是賣方市場的當下越來越難。而管培生作為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底子好、意愿度高,只要經過系統培育,能夠提供平臺和成長機會,就會給公司帶來不期然的精彩--有個案例是中海曾有個項目,管理人員平均年齡28歲,清一色的“海之子”管培生,這個管理團隊曾創造了單體項目銷售80億的奇跡,至今未被打破。除了業績產出外,管培生對于優化公司人才機構,促進公司人才梯隊建設等都有積極的意義。在這種注重內部人才培育已逐步成為共識的大背景下,管培生培養項目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開花。翔順近幾年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管理人才的稀缺已經凸顯,為優化集團人才結構,為翔順今后5年、10年的高速發展助力,管培生項目提上日程。
二、管培生的“優”計劃
優選——識別人才潛力股
選拔對象:國內985、211重點高校17屆、18屆畢業生。
人才的選拔范圍從廣東省內延伸至省外,從廣東的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廣州大學等省內知名高校,擴展到山東大學、海南大學、重慶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同時也有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阿德萊德大學、斯蒂文斯理工大學、西澳大利亞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等國外留學生參與了面試。據人資部招聘專員統計,自3月啟動招聘至7月底,共查看簡歷1066份,電話、微信溝通人數253人,涉及國內外高校83所。面試106人,錄用61人,接受offer24人,到崗23人,試用期后留存19人。
甄選流程:層層把關,全面考察應聘者的綜合素質。
簡歷初選環節通過對應聘者的專業背景、學習成績、學生會社團任職、社會實踐等情況分析,選出品學兼優的畢業生;而面試、筆試、評估環節都采用科學、嚴謹的人才測評手段和工具,從戰略思維、分析判斷、領導才能、客戶服務、溝通協調、學習成長6個維度,對應聘者的事業心、領導力、分析力、學習力、溝通力5個能力素質進行評估分析。
三、優培——規劃清晰有的放矢
“培”是管培生項目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提高管培生的培養質量,保證管培生項目的成功,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系統的培養體系和方法。學院根據各專業特點,借助我們較為熟悉的70-20-10法則,對管培生項目進行了系統規劃:
1、10%的培訓
系統的培訓,目的有三個:融入公司、活下來、形成團隊。
(1)認識和融入。通過公司文化和價值觀宣貫,使管培生真正認同公司;通過企業組織結構的介紹,使之初步理解公司戰略、流程和制度。
(2)活下來。主要是指軟性技能類的培訓,如職業化、商務禮儀、溝通、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等,提升管培生的綜合素養。這些課程表面上看是通用課程,實際上需要一定的定制化處理,內容要注重與管培生的工作實際結合,注重其行為的養成,特別是針對管培生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開展。
(3)形成團隊。通過拓展、月度活動等,磨練管培生的意志,形成團隊凝聚力,即使以后分散到工作崗位,仍能抱團取暖、相互扶持,形成情感和智力支持,也為日后形成學習共同體打下基礎。
這10%的培訓由翔順學院負責,實施方式通常采用統一班級制、小組制、項目制等,最大程度的增加管培生在集訓過程中的體力和智力投入。
2、20%的輔導和反饋
建立良好的導師輔導制,確保導師對管培生負責--做好導師的選育和激勵:
(1)選導師:選擇有意愿、有能力的導師帶教管培生。一般有以下幾種擔任帶教導師的角色:高管、部門業務領導、業務骨干。
(2)育導師:要讓帶教導師明晰管培生培養的整個體系;了解新生代的特點,學習輔導的技巧;提高管理新生代和帶教管培生的能力。
(3)激勵和考核:對導師的激勵與帶教的結果考核相結合,導師的帶教效果由所屬公司辦公室、直屬領導及所帶管培生共同評價。對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執行、關鍵任務的跟蹤與安排、管培生情況的反饋等過程進行考核,同時對培養的結果、效果也進行評價,綜合得分再與帶教激勵掛鉤,形成考核激勵機制。
3、70%的工作歷練
管培生項目培養失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管培生陷入到事務性或打雜的事情上,要么能力提升不了,要么很快流失。這主要是工作歷練上出現了問題,可以說這塊是管培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對培訓部門來說也是最難把控、最容易出問題的,因為這個過程管培生大都已經進入到工作崗位,培訓部門很難實時跟蹤。為了避免管培生完全陷入到打雜或事務性工作中去,學院在管培生項目中,借用了國外中小學“檔案袋評估”的方式,通過設計個人成長檔案來實現。個人成長檔案共分四部分:每個階段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階段性培養課程(線上線下結合)、每月溝通登記、關鍵任務評價跟蹤和管培生及帶教導師的不定期反饋。
個人成長檔案的具體內容是:
(1)培養計劃:由帶教導師完成,在輪崗或定崗開始2周左右,導師要根據管培生特點制定階段性培養計劃,包括明確培養目標、制定培訓課程、撰寫培訓計劃、明確培養實施步驟,完成培養輔導后并對整個培養計劃進行總結回顧。
(2)階段性培養課程:學院根據管培生培養進度,安排每月一次的線下培訓課程,前期主要為個人綜合素質提升,后期開始注重管理技巧、管理工具等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時結合翔順學院線上平臺安排專業技能的必修和選修課。
(3)關鍵任務跟蹤:在每一個輪崗或定崗階段,導師都要給管培生進行關鍵任務的布置,并明確任務完成預期、對過程進行追蹤記錄,并對完成結果進行評價。
(4)管培生及帶教導師的反饋:通過對管培生的訪談,了解帶教導師的輔導情況,并及時與所屬辦公室進行溝通,保證培養的效果。同時也加強與導師的溝通,掌握管培生每月的表現。并把導師、管培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與領導、所在部門及辦公室溝通,及時掌握管培生培養的狀況。
在70-20-10法則的指導下,對管培生培養項目進行了三個階段規劃。
第1階段:快速融入
本階段主要是入職集中培訓1周,讓管培生了解集團產業結構、企業文化、部分規章制度;了解整個管培生培養體系的時間、內容安排,了解輪崗階段大致掌握的專業知識;清晰管培生培養期間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理解管培生培養的晉升和淘汰機制等。
第2階段:輪崗鍛煉階段
結束第一階段的培訓后,接下來是輪崗鍛煉培養。
第3階段:定崗定向培養
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和管理培訓生前兩個階段培訓實踐與考核情況,結合個人研究專長、特點和職業發展志向,接下來會安排為期半年至1年的定崗培養,著力鍛煉和提高他們開展管理和獨立處理業務的能力。
優管--制度保障管理深入
為保障管培生項目的有效推進,學院特制定了《管理培訓生導師管理辦法》和《管理培訓生考評及淘汰管理辦法》兩份制度。
管培生在崗位學習階段,要按照導師的培養計劃,完成導師交代的任務,每月導師會對管培生進行月度考核評價,一個階段結束會進行崗位評價,整個2年期的培養期結束后,管培生會進行述職匯報,會對管培生進行綜合性評價,評價的結果將直接關系到是否合格,是否能晉升至管理層級。
在2年培養期間,管培生都有導師的全面輔導。導師一般為學歷較高、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的部門經理或業務骨干,他們會根據培訓要求,傳授經營管理經驗,實施階段性培訓指導、考核和反饋,安排關鍵任務實習,給予挑戰性的工作鍛煉。并及時給管培生進行思想、業務、知識和技能的指導和幫助,提高管培生的專業素養和基本素質。
不知不覺中,管培生的系列培養計劃已實施5個月了,在這段日子里,大家每天都重復著平凡而又瑣碎的工作,在這其中,可能有過不開心、有過埋怨、有過牢騷,但更多的是讓大家懂得了真誠和責任。最后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的回憶和總結。
顧寶怡:翔順集團對管培生項目的重視程度。從啟動儀式上各位領導的發言,到參與這個項目的所有同事,在用言語和行動展示出他們對管培生項目的態度:“我們,是認真的”。努力培養一批高水平的儲備人才,翔順在行動中。在這樣的背景和機遇之下,雖然未來充滿挑戰和壓力,但也意味著,機遇就在前方。
何勇:生分的城市,陌生的工作,素未謀面的人,佶屈聱牙的語言以及來自我內心的無措。我不斷的去學習,來掩蓋這份情緒,同時不斷的熟絡著周圍的人?!澳忝鞑幻??”“你知嗎?”這些燕姐的聲音就在辦公室不斷回響。在學術知識的傳導之中,卻時不時攜帶著“你今天看起來好困啊”、“你嗓子怎么了,這有胖大海,吃兩粒就好了”等溫暖的關心,我第一次感覺到這般重視物質,利益至上的社會中,居然在短短的輪崗時間中,產生關心的羈絆。讓陌生不再陌生,讓他鄉之客知道月亮的溫暖。